详细内容

News

我院落实2018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荣获国家卫健委表彰

 1月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会在北京召开。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深入落实2018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表彰。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奖状.JPG

   反映我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具体做法的文章已于1月1日《健康报》第四版刊登,现将全文附后。



使命在肩铸皖东一流  以人为本显大医情怀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秀美的琅琊山脚下,占地面积 572 亩,总建筑面积 29.8 万平方米,现有南北两个综合性院区,另有儿童医院和康复医院两个专科院区,现为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高校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全院开放床位 2200张,设35个临床专科,59个临床病区,其中心血管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儿科为省级重点特色专科。在岗职工2478人,其中副高以上技术职称236人,博士、硕士 123 人,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21名,硕士生导师 6 名,“江淮名医”5人。

        近年来,医院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加大科研力度和提升服务质量,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年门急诊量100多万人次,年住院病人5.5万人次,每年开展各类手术2万多台,是目前皖东地区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贯彻医改政策 惠及更多百姓

自2015年国家决定将安徽省作为第一批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以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医改工作作为为头等大事来抓,把贯彻落实医改政策扎实不扎实到位不到位作为惠民利民的试金石。自2015 年开始,医院陆续对药品和医用耗材实行零差价,严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在临床费用中的占比,狠抓抗生素、辅助药品等的使用管理,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付费,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积极承担起龙头医院的引领作用,牵头组建医联体,目前,医院已经和7 家一、二级医院、7 个社区服务中心和4 所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联合体, 其中有3 家为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抽出骨干力量支援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常规派专家到县、乡镇和社区卫生院坐诊、查房、授课,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防治讲座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为广大基层患者带来方便和实惠。患者黄先生,65岁,因颈部酸胀疼痛来到社区卫生中心就诊,恰逢医院心内科陶凯医生在社区中心坐诊,经细致观察询问,陶医生凭经验判断这名患者不像是颈部问题,高度怀疑是心血管病变引起,于是迅速与医院联系,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快速检查,结果显示广泛前壁心梗,通过抢救,患者转危为安。自医联体组建以来,医院像这样救助的病人非常多。

与大型医院的专科联盟也是医院医改工作的一大亮点。医院利用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先后与南京儿童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九院、上海六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大型现代化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今年,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王东进名医工作室和上海六院小儿骨科陈博昌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医院借助学科联盟和名医工作站的平台,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滁州定期坐诊,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滁州患者崔女士就切实体会到了其中便利。崔女士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去外地大医院治疗,医药费需 60 多万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根本负担不起。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在医院坐诊的专家张启国大夫得知后,先安排崔女士在滁州住院,完成骨髓移植的前期准备,然后通过绿色通道到南京鼓楼医院做移植手术, 再回到滁州做后期治疗,总共花费不过6 万多元,为患者节省了巨额费用。

智慧医疗带来就医新体验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滁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一直以来就诊患者多,门诊量大。为了给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智慧医疗建设。医院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办公室,全面统筹信息化建设工作,以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繁为出发点,以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效率提升为主要手段,打造“互联网+”智慧医疗。积极与安徽省卫健委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及南京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对接,开放网上预约服务。先后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健康管理等服务应用。通过流程再造,开通先诊疗后付费、床边结账、床边心电检查等多种便民服务措施。今年4月,30余台自助服务机投入使用,前来就医的患者可自助挂号、预约、缴费、充值和查询报告,有效缩减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

2017年5月,医院成立远程医学中心,依托医院的优质资源,提供“多位一体”的远程医疗服务,目前已对接十余家医疗机构。积极探索远程医学的多种方式,已建成了腔镜远程会诊等平台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了影像会诊中心和心电会诊中心,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已完成接入并投入使用。今年10 月,医院以上海市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通异地门诊就医即时结算,免去上海地区患者在滁州看病的报销手续和资金垫付压力, 此举措正在逐步推开,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提升服务  优化群众就医感受

医院始终秉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17年,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院党委决定,在全院范围开展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百日行动”,号召以党员带动群众、以重点科室带动普通科室,争取通过 100 天的努力,全面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活动重点对照医疗行业服务规范、医疗18项核心制度以及窗口行业服务要求等标准,在临床的规范服务、护理的温馨服务、窗口的微笑服务、后勤的主动服务以及领导的全面服务等几个板块同时展开,从就医环境、诊疗态度、服务礼仪、宣传形象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打造。通过“百日行动”,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获得政府、社会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为了使改善服务质量常态化,医院还分批次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服务专项培训,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现场实训, 强调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把文明服务意识融入到每一个细节,用爱心和责任心营造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每逢普外科张文俊主任的门诊,就诊患者总是络绎不绝,这其中有很多“老病号”。原来,为了便于和患者沟通,张文俊主任特意定制了医患沟通卡,发给他的病人,他的手机里存有数百病人或家属的电话号码,按病种分类保存,方便定期随访,随时为患者或家属提供咨询或帮助,也因此和很多病人或家属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另外他还是一个“全天候”的“拼命医生”,从来没有节假日和上下班的概念。不论是不是本科室或其他科室病人、不管是不是休息时间,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立即赶到现场,参加抢救和会诊,他永远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此,张文俊主任被评为“学雷锋岗位标兵”。

其实,像张文俊主任这样的事迹每天都在医院发生着,平均一个月医院就会收到感谢信和锦旗及表扬电话几十起,服务意识已经化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目前全院在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的志愿服务工作者有 1700 余人,年服务时长累计达 35000 多个小时,惠及群众上万人。近 3 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排名节节攀升,在滁州市卫生系统始终保持排名第一。在安徽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 2018 年第一轮医疗质量安全专项督查中,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全省 33 家市级医院中综合排名第四。

敬佑生命,大爱无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持“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牢记“爱岗敬业、严谨规范、求精求新、团结奉献”的院训,矢志不渝,奋进不止,朝着建设一流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前进!

2019/1/14 16:59:32     浏览人次: 5790

返回顶部
  支付宝生活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在线留言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  址: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醉翁西路369号
邮  编:239000
咨询电话:0550-5330000(南区)0550-3838635(北区)0550—3520225(儿童医院) (工作时间内拨打)
网  址:http://www.czdyrmyy.com
打印该页
Copyright © 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